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谈张人善老师的中医药科学化 培养百万中医师设想

谈张人善老师的中医药科学化

培养百万中医师设想

3

论中医药是否科学

中医,华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绽放出独属于它的光芒。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关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也不曾停止过。热爱中医的相信它、使用它;不相信中医的鄙夷它、不屑它。那中医,究竟是否科学呢?

答案是肯定的,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而中医,既然存在了上千年而不曾被历史湮灭,必有其科学性,那为何,现代人无法承认中医的科学性呢?我想,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偏差负有很大责。任何谓科学?是精确到分子、原子,还是细致到细胞病毒,抑或只有能用等式计算证明的才是科学?大部分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吧,可是那只是“科学”的表层含义。“科学”这个词还可以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孜孜不倦的求真知的活动。这种活动包含的那种严格的、一丝不苟的、不计个人得失、不畏任何禁区或权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迷信、不固执成见的求知态度,叫做科学精神。作为求真知的活动,科学是无止境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不是任何人可以规定的,不只是现在所谓的科学所表现的那样。所以没有验证是无法断定中医的科学与否。

中医学就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考验从历史走向今天。中医的使命是治病救人,重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也是中医学得以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而临床疗效是证明中医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再好、再科学的理论如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西方科学的界定标准的。

由于中医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其发展过程中常常是先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或理论,而没有在意是否能为当时的科学所解释但是并不能就此将中医化分为伪科学,中医的临床实践疗效就是中医科学性最好的证明。况且中医不是万能的,西医亦如此,如果有缺陷就不能称之为科学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一门科学是真正的科学。把受时代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影响而不能解释的问题作为伪科学对待是极为不合理的,现在不能解释的问题最多只能归结为非科学,还有待时代进一步发展去验证其科学性。

现存的西方科学标准固然有其优势,它大大推动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日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直理的统我认为现在的西方科学标准不应该被奉为绝对的真理,不能因为它的优势就赋予其绝对的权力和话语霸权,被当作绝对的金科玉律去审视其他的事物。否则就是对西方科学的迷信和盲从。科学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范围不断被修正和延伸,之前的科学可能后来就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科学是有时代性的,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科学性都在经历着不断反复曲折前进的实践过程。

中医药科学化,可快速培养百万中医师

我国中医药,两千年前,就是很发达的医学了,致今未得到良好的发展,其最根本因素,就是没有借用世界科学基础理论,让中医科学化,我们发现,中医一切理、法、方、药,与《系统论》科学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借世界《系统论》,让中医科学化。中医就是《系统医药学》科化,只要用系统论《四性》原则为标准,认识中医,中医药就科学化了。中医科学化,是中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金钥匙,钥匙指向中医药哪里,哪里就实现重大突破与创新。如中医指向治病,治病效果就会成倍提高,指向教学,只用三五年时间,培养出百万高级中医师。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培养出百万中医师,我们就说用中医药科学化,可快速培养百万中医师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科学化 培养 中医师

一、中医培养人材难的回顾

中医几千年,都是以师带徒发展,带出一个学徒,最少六年一般十年,要达到老师水平,有许多一辈子也达不到,几千年历史上,很少出现超过老师的医师。解放后,实行院校式教学,至今真正中医除了还有几万老中医外,真正年青中医,都变成“二流西医”。前年7月1日,中医药法实施,不久,国务院又发文件培养百万中医师。大家认为,再像原来中医技术教学方法培养,是很难实现的。我认为,只有中医药科学化,才能得以实现。下面谈谈中医科学化,培养中医师的技术、方法、步骤 。

二、中医是“中国系统医药学”科学

必须告诉学员,中医几千年,都是依据“系统论”科学核心原则:“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多等级结构性(又叫多层次性)、关联性”四性原则开始,发生、发展、前进的,中医一切理论、认识、科学原则、都是在系统论的四性原则中发展。

1、中医两千年前,就奠定了《系统医药学》基础

我们用系统论四性看中医,首先,用四性看2700年左右前的《黄帝内经》它的核心科学思想原则,就是“系统论”“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它的一切内容,都与这两性息息相关,虽然其中说了许多证候、病、都是证实这两性中某一部分“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的科学原理。

用系统论四性原则看2000左右前的《伤寒论》,它的核心科学思想原则,就是创新了中医运用《系统论》“多等级结构性”与”关联性”《伤寒论》认识病、治病。它的六经辨证表示整体结构、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代表大系统结构,太阳证下又分细为太阳表证、表实证、表虚证,不治传到阳明经证、阳明又分阳明经证,阳明腑证,代表中结构。以下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几个承气汤证等,代表小结构证。它们相互关联,代表“关联性”。《伤寒论》伟大之处就是发明了“多等级结构性”与“关联性”治证,与《黄帝内经》的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结合,奠定了中医《系统论》科学治病基础路线。这两部名著后的中医各种科学书本,都是以这两本书为基础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

2、运用《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性”与“关联性”,确立中医以治“证”为治病基础原则

令人万分痛心的是几千年来,中医师们虽然确立《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两书,是中医必读精典,但没有强调学习方法。必须按《系统论》“四性”科学方法学习它、理解它、运用它,用其科学原理,有系统,有规范、有标准,去发展和创新,而是按各家学说,把这两书视为精典,不视为科学原则,方法、实例,从《系统论》的“四性”原则学习它运用它。而是要学员死记它,一章一节、一句一条,一法一方死记硬背。到元朝的四大家,就出现中医的各家学说,至今伤寒论出了千百本不同注释版本,科学也视为珍贵的文化宝典。

如果科学运用《伤寒论》的“多等级结构性”核心科学原则,我们把过去一方一证,规范为中医八纲,将致今有数几十万个方证,规范为中医从两个系统识证。

2.1 以中医八纲证

八纲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大证代表中医治证的纲要,它就是中医科学的多等级结构的大系统结构,不论医学什么病证都包括于内。八纲证为一个大系统,《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中系统证、以下每一方证属小系统证。《瘟病条辨》为另一中系统证,下面的卫、气、营、血各方证,为小系统证。每一小系统证,都是八纲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之一或几,如麻黄汤,为表寒证,白虎汤里热经证,瘟病各方为热证……

2.2八纲证与人体器官部位结合,即另一系统认证方法

如器官肾出了病,不就是,肾阴、肾阳、肾寒、肾热、肾虚、肾实证,与肾各种兼证、合证、并证,如肾阳虚、肾阴虚等。其它肝,胆、胃、肠都是八纲结合的阴、阳、寒、热、虚、实吗。运用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看中医治证,就是治两大系统证,和以下更分细的中、小结构证候。它将中医几十万上百万复杂证,系统规范为两大系统下的几百种证,中医不就一目了然了吗?知道中医治证是依据《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科学理论基础,中医不就好学、好记、好用了吗?

不像原先,学了几年,中医为什么治证不治病?证又是什么?与西医的病又有什么不同?问这个老师,这样解答,问哪个老师,哪样解答,也没有个合理标准解答,对证、病昏昏沉沉。毕业工作的学员,到医院看到西医根据《机械论》识病,把人看成千百个零件组成,哪个零件坏了,就修哪儿,什么问题都明明白白,加之院校学中医时,学了解剖学,不成二流西医才怪!

中医的证,决不是西医的病,中医的证,是临床系列症状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而西医的病,是不管你有什么症状表现,是用伩器找到人的解剖位置改变,对病治疗,治法完全不同。如西医治心脏病,安支架、通心血管,发明通血器,直接进入血管,打通血管,因老年人,全身血瘀阻,也不解决问题,中医认为真心痛,用心阴虚证、心阳阳虚证、心实证(血脉不通是心实之一),并证的心阳虚实证、心实兼阴虚证等等,心脏病以心实为主,兼心阴虚、心阳虚、有的还兼心热、心寒,我行医五十年中,我用我发明的滋补抗衰老产品《海天奇珍》,根除多例心阳虚证的心脏病,(其它证候的心脏病无效)。也用我研究的通血消瘀方治好过心脏病,还有个别人心脏病是毒物伤害而发病,用我研究的解毒药《常清宝》,治好过心脏病,中医不看病在心脏部位,只看心脏受什么病因形成的,以消除病因原则,消除了病伤害心脏的病因,病就痊愈了,并很少复发。其它病也基本一样。这种治法,符合中医千年治病原则——《治病求因》。这就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不像有些大专院校毕业学生,心脏是血瘀,用多样活血药,治不好,说中医不科学。

3、一药治多病,神奇难解的原因

近几十年,国内外西医学习用中医药,发现许多中药方,一个方子,可治几种到几十种西医的病,曾多次发起过深入研究,至今毫无成果。有个问题,几十年,想破头都不明白其原理,如黄莲素,明明对心脏病、糖尿痛、等数十种病有效,为什么真正用来治这些病,有时不但无效,还加重疾病呢?又如六味地黄丸,可治五十多种病,为什么真用来治这些病又不灵了。原因很简单,中医方是治症候的系统证和治病因的,中医一个药方,只要你西医的病,有其证和病因,不论西医是什么病,都有效,否则就无效。如黄莲素是清湿热的,这些病的病因、症状与湿热有关就有效,没有就无效。同样,六味是补肾的,这些病的病因、症状与肾虚有关,就有效,无关,就无效。如几十年前,日本医师用小柴胡汤治好了乙肝,就认为小柴胡汤可治乙肝,结果,治死了人,不说自己不懂中医是治证,不治病的,治好的乙肝属肝气不舒证,其它乙肝不是肝气不舒证,所以无效治死人。他们不怪自己不懂中医是治证的,西医是治病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科学。反而说中医不科学,不能重复。中医治证可重复,西医治病可重复,治证也不可重复。中医是融洽体、宏观动态治证,西医是微观机械治病,完全不同,各有所长。

4、中医系统医学:三个月就能行医处方治好许多病,包括小学毕业生学员

4.1 基础

首先对学员讲明中医是系统论识证治证的上述理论。

4.2 教四诊

切脉看舌,切脉也是用的“多等级结构”先学大系统脉,它是浮、沉、尺、数、滑、涩、洪、微八种脉象,对八纲证。浮脉轻按即得,为表证沉脉,重按才有感觉,为里证,数脉一分钟超过80次,为热证,尺脉一分钟少于65次,为寒证……这八大脉几天就会了。二十八脉,就是这八脉的中系统脉兼脉,如浮脉,包含濡、革、洪、微、散,可先不学,以后行医时,在结合实践学,学切脉根本不难。不像有些中医,说得神呼奇神。四诊其它望、问、闻,三诊,教材上都有,看几次就能用,

4.3 教辨证

就辨别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行了,如病位在肺咳喘,寒热往来,头身痛吐脓痰,风热感冒,兼肺热。

4.4 教处方用药

能记住中医方剂和药性最好,记不住,翻读方剂学和药物学都行,方剂学药学都是按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写的,清热药方、温里药方、补药方……为大等级结构,每一大等级结构下又是中等级结构,如补阳药方或补阴方或药,以下是小结构,阳虚的四君子汤,补阳药有党参、白术……只要一翻书,就可确定咳喘,寒热往来,头身痛吐脓痰,感冒风热,用麻杏石膏汤或桑菊丸加减。

5、用《系统论》调整八纲治病实例

“多等级结构”分两大系统确认中医的证。用中医文化说,中医治证,就是调节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核和整体的八纲失调,说简单点,中医治证,就是调整寒热虚实的平衡,只要作到这一点,就是个好中医。

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才到重庆荣昌市河包镇学中医,领导安排我和这个镇的名医师、刘老师学习。他是三代祖传,每天诊病上百,人人都说他治病了不起。可是他小学都没毕业,字都写不全,市卫生局中医师考试回回得鹅蛋或几分,市卫生局领导,医院医师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病人要他看病,而且80%治愈,他也说不出个已丑寅卯来。老师们无法解答,只说他是祖传,运气好。我天天给他写处方,经一年的处方总结,我认为他就是掌握好了病的寒热虚实的调节,在这个城市其它镇几乎都有一两个类似的中医师,患者赢门,考试总鹅蛋。这些中医师后来都评为正副主任医师,相当正副教授。这就是中医治证,他不论你是什么心脏病,糖尿病,只调节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核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候,从失调到平衡,病就好了。有些人一辈子学中医都不知道这个道理,问他西医治病,你中医治什么,半天讲不清就仅治什么,病证不分。

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每天都有上百来患者来看病,忙不过来,我只看一下舌,了解病的寒热虚实证候,不听病员说就处方调节寒热虚实,80%的病都吃好了,没好的,大方向没错,也没加病,治证我从不主张用大毒药,因此,从没发生过副作用。从中医科学说,是掌握好了《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调整了中医证的动态平衡。从中医文化来说,调整了人的“八纲”平衡。学中医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掌握中医治证的科学核心,调节八纲平衡。文盲都能成名医,培养出百万中医师,一定能完成。

我认为学好中医,就是这些简单的理法方药过程,只要用心,三月就够了。

要学成名医也不难,用整合体观(性),动态平性(中医阴阳五行)多等级结构性,关联性就行,但要用好这些最少五年以上。十来年成为名医,培养出成千上万超华佗、超张仲景的新一代中医。

只要学员知道中医是《系统医药学》的,治证就是调整八纲平衡。中医理、法、方、药无一不是按系统论科学四性组成,一切理论代入四性,就一目了然。中医有规律,有规范、有标准、可重复的科学技术。好学、易懂、易记、好用,三年学好不成问题。

三、 用系统论四性解答所有中医古今名词术语

中医几千年总是为些核心名词术语得不到科学的解答,无法使学员快速成为名医。特别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证、辨证论治天天用,每治一证必用。一没科学解答,模模糊糊用,你叫人家如何学中医。加上六经、太阳证,阳明证等等……、把学员搞得昏头转向,十年八年都模模糊糊,如阴阳、五行,争论几千年到现在,也没有个合理解答。你叫人如何三两年学好中医。几千年来,中医反复出现,一代不如一代,不论师带徒,还是大专院校,都没教出多少名医。最根本因素就是一些古老名词术语,没科学解答。后世医家大部分都是很多年后,才理解这些名词术语意思,用起来得心顺手,治好成百上千西医疑难疾病,晚年才成为名老中医,虽然临床用得出神入化,一想就来,但就是说不出其中科学原理。传导给下一代人,所以解放几十年,国家抽调许多有作为年青人,学习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很难传承不下去。中医核心名词素语,能否科学解答,成了学中医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2.1 阴阳五行

中医从古到今,核心名词术语无定论,主要有阴阳、五行、证、辨证论治等,解放几十年,就争论了几十年,严重限制了中医学习、发展、创新,我们今天有了《中国系统医药学》科学,我们把它纳入系统论科学四性原则,就迎刃而解了。阴阳是中医科学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的名词,五行是动态平衡使用的方法和实例。中医是强调人整体,又是运动不停的活体、一切病症,都要整体动态来认识,五行,是个名词,又是个动词,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变换运动,教导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疾病科学方法。阳阴五行,绝不是无用的迷信;是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的科学名词和实践运用方法,是中医最大优势和特色,阴阳五行,临床上用好了。很多西医认为不治之病,世界不治之病,可药到病除。如我在五十年行医中,经常有许多西医多年没治好的多功能、多体系疑难疾病,远道来找我医治。我首先用补土的健脾强运(强运,现指新存代谢)法后,再治其病、证,不久就治愈了,我运用补土法治好的西医疑难病成百上千。(注2)又如,西医认为必死的病,用中医有时也能起死回生,如一极重型脑溢血患者,荣昌地区解放前就参加工作的老于部,名叫廖扶腾,输液都输不进了、脉已经没了,只有点微微气息,西医断定半小时内必死,放弃治疗,叫单位准备后事,家属请我急救,我认为,本病机在肝,肝主疏泄,我用疏降肝火,辛凉醒脑法,用紫血丹与天麻钩滕汤加减特别是加了麝香,鼻饲进药,五分钟后病人苏醒说话:“好安逸啊,刚才给我吃了什么东西?这么舒服。”当场百余名干部群众,看到脑中风快死病人用中药,五分钟后起死复话说话,惊得目登口呆,半天才说出话来:“中医太神奇了”。几付中药治好后,没任何后遗症,20多年后,88岁老死于其它疾病。后来,我由一个村医,被区政府和群众,推荐为区政协委员。

脑益血从肝治,也是阴阳五行动态平衡的运用。动态平衡是中医的最大优势和特色之一,中医几千年来,在世界治好无数起死回生病例,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国外有的想来学,有的想来盗方,有的想消灭中医……。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是中医科学的核心特色之一,中医通过动态平衡,把人当活体来治,不知道比西医把人当成机器来治强多少倍。我国中医阴阳五行绝技,近几十年,总有些人认为是迷信,长期争论不休,中医不死不活,好令人痛心。动态平衡(阴阳五行)治疔每个疑难病人必用。中医一定要时时用、天天用,在培养学员时一定要教他们用好科学的动态平衡思想。而不要照搬一药一病实例,不要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只有用好动态平衡思想,自已才能成为名医,才能为我国培养出百万著名中医师。这是我国中医教养几十年忽视的原则问题,也是中医没科学化的重大损失,中医几十年不进反退,就是没用《系统论》科学,阴阳五行动态平衡武装中医。

2.2 “证”

另一个重要名词,就是中医的“证”。中医“证”的解答由于没有用“中国系统医药学”为纲指导,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四十多个不同解译,其中公认最多的是:人在某一时间内,各种体征和症状的总合为“证”,哪么八纲证、伤寒六经证……又如何解答?“证”是人多个体征和症状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简称是把多个症状系统化。中医的“证”,就是把人体许多症状系统化、规范人、标准化,如桂枝汤,不论你有许多症状表现,只要有头痛、颈强而畏寒,就是桂枝汤证。只要你有桂枝汤症候,就可重复,几千年千千万万次重复,都有效,谁说中医不科学?不能重复。

中医2000年来,就是运用《系统论》“四性”的多等级结构,把中医病分为大大小小千千万万个证来治的。所以中医治证是有科学根据的。

2.3 辨证论治

名词解答不难,运用难,只有解决运用问题,中医才能科学规范发展,才能完成科学“论治”给果,是中医治病理论核心问题。我初步认为,要分三步进行,一、将“四诊”收集到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表现资料,用中医特色整体观、动态平衡、去分折、去论证病员的病是大系统“八纲”哪一纲,二、本病属哪个中系统证;三、找出属哪个小系统证或与哪些病的合证或并证。这就是中医科学辨证的科学全过程。中医治病,就象找人一样,先找到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在找哪省、哪县、哪镇哪条街,门牌号,一找一个准。别看这三步法很麻烦,用灵了,只要一秒就可把一个十分复杂证辨得清清楚楚,就可立法处方用药了。这个过程,就是中医每治一个病人,都用了系统论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多等级结构性,关联性论治。中医是确确实实的《系统论》科学。

综上所术,科学学习中医,使用中医,只要处处用系统论“四性”两字,去认识它、理解它、使用它,中医一切都在系统论《四性》中。其它内容,如脉学、病因、病理、方剂、药物,只要熟记于心,结合四性,四年左右,就可成为一个中医师,再到临床实践三年,很快就可成为名医。中医科学化,要不了几年,就可培养出百万名中医。

四、第三步,科学改编中医教材

中医教材改编,建议以《中国系统医学》为纲,结合《医宗金鉴》,解放后出版的中医大专教材”第五版”,从新编写中医教材,没编出前,先运用大专教材第五版,但名词术语,必须用中医药科学化修改的教材内容解答。用系统论四性为学习原则,解答中医一切名词术语。其实中医第五版教材,主要修改基础理论一书,其它该改的不多。

结论

只要在中医教学中使用中医药科学化教材,结合上述中医科学化认识。我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百万赶超华佗、张仲景的名医的中医后人,中医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时代就会到来。让中医科学化普及全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长寿服务。

注:

1、《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就学化与现代化》收录在国务院研究室主办主管、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典籍《汇聚正能量 共谱新篇章节》一书中,出版日期:2015年10月,作者:张人善

2、收录在科技部主管、主办的《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医药现代化专题》

3、该文收集在《医案故事》,出版时间2011年8月。

4、本文收集在互联网上的“承朴堂”中《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是一资本阴谋》。

为您推荐

“跨越音符的边界:盐田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启动《真人图书馆—音乐之子出海记》序章”

“跨越音符的边界:盐田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启动《真人图书馆—音乐之子出海记》序章”

4月22日下午3点,盐田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迎来了423世界读书日的序曲,启动了《真人图书馆—音乐之子出海记》主...
遇“建”春天,中国二冶融泽中心春日建设正当时!

遇“建”春天,中国二冶融泽中心春日建设正当时!

万物竞发向春来,项目建设战正酣。早春三月,正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廊坊融泽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洋溢着奋斗、...
匠心筑造,建设临空品质金牌路

匠心筑造,建设临空品质金牌路

世界向东,首都向南。临空经济区地跨北京市和河北省两地,是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域。空铁联运的通达之城、中国韵味...
新型建筑分公司:传播文明风尚 彰显企业担当

新型建筑分公司:传播文明风尚 彰显企业担当

播种一粒文化的种子,让传承成为习惯,让文明得以培育。近年来,中国二冶新型建筑分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东海社区|朱丽亚老师带来北宋春天故事《你看见喜鹊了吗?》

东海社区|朱丽亚老师带来北宋春天故事《你看见喜鹊了吗?》

人间四月,春林初盛。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一强四好一满意”目标,让大小朋友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